1、1原文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,俄而与子期逐,三易马而三后。2、襄王曰:“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。3、”对曰:
1、1原文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,俄而与子期逐,三易马而三后。
2、襄王曰:“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。
(相关资料图)
3、”对曰:“术已尽,用之则过也。
4、凡御之所贵,马体安于车,人心调于马,而后可以进速致远。
5、今君后则欲逮臣,先则恐逮于臣。
6、夫诱道争远,非先则后也。
7、而先后心皆在于臣,尚何以调于马?此君之所以后也。
8、”2解释(1)赵襄王:赵襄子。
9、(2)御:驾车。
10、王子期:战国时期善于驾车的人,即王良(3)逐:追赶,这里指骑马赛马(4)易:更换(5)安:安稳(6)调:协调(7)诱导:引诱。
11、此处“道”同“导”,不作道路解释(8)尽:穷尽(9)致:达到(10)过:不恰当。
12、(11)术:技术3语句注释(1)术已尽,用之则过也:本领已经全部都教给你了,只是你使用得不恰当。
13、(2)凡御之所贵,马体安于车,人心调于马,而后可以追速致远:但凡驾车特别注重的是,要使马套在车辕里很舒适,人的心意要跟马的动作协调,这样才可以加快速度,达到目的。
14、(3)今君后则欲逮于臣,先则恐逮于臣.夫诱道争远,非先则后也.而先后心皆在于臣,尚何以调于马:现在国君在落后时就一心想追上我,跑在前面时又怕我赶上,驾车赛跑,不是领先就是落后。
15、不管是跑在前面,还是落在后面,都总是把心思用在和我比输赢上,怎么能有心思去关心并调整马呢?(4)此君之所以后也:这就是您为什么会落后的原因了。
16、4翻译中文版战国赵襄王向王子期学习驾马车技术,没多久就要跟王子期比赛。
17、赛时,他多次改换马匹而多次落在王子期后边。
18、襄王说:“你教我驾车的技术,一定留着一手,没有完全教给我。
19、”王子期回答道:“我已经把技术全都教给您了,只是您使用得不恰当。
20、不管驾驶什么车辆,最重要的是,马套上辕,要跟车辆配合稳妥。
21、人赶着马,注意力要放在人的指引与马的奔跑相协调上,然后,才可以加快速度,达到很远的地方。
22、现在,你在我后面,一心只想追上我,你在我前面,又怕我追了上来。
23、其实,驾驭马匹长途竞争,不跑在前面,便是落在后面。
24、但是你在前在后,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我的身上,还顾得上与马匹的奔跑协调一致吗?这就是你落在后边的原因了。
25、”这句古文给我们的启迪是做任何事,如果不专心致志,而只考虑个人利害得失,就会事与愿违。
26、做学问也是如此,只有抛弃杂念,集中精神,才能使自己的智能得以充分发挥,取得好的成绩。
27、的启迪是做任何事,如果不专心致志,而只考虑个人利害得失,就会事与愿违。
28、做学问也是如此,只有抛弃杂念,集中精神,才能使自己的智能得以充分发挥,取得好的成绩。
29、如果不专心致志,而只考虑个人利害得失,就会事与愿违“赵襄王学御”是一句古谚,出自《韩非子·喻老》,换成现代文的意思是“战国时期的赵国国君赵襄子向善于驾车的王子期学习驾车”。
30、这句古文给我们的启迪是做任何事,如果不专心致志,而只考虑个人利害得失,就会事与愿违。
31、做学问也是如此,只有抛弃杂念,集中精神,才能使自己的智能得以充分发挥,取得好的成绩。
32、赵襄王同王子期赛车,在三次的比赛中,都没有超过王子期。
33、赵襄王的逞强好胜,能够青出于蓝胜于蓝,当然值得赞誉。
34、问题在于青之能够胜于蓝,需要在老师的教导下,悉心向学,并且下一番工夫,勤学苦练,才能做到。
35、赵襄王跟王子期学御,时间不长,就要求跟老师比赛,姑且不谈技术掌握得如何,单就驾车的基本要领还摸不着边。
36、这种急于求胜求成的做法,实在是学习之大敌。
37、水到才能渠成,水还到不了,便要求渠成,要求发挥作用,是绝难办成的。
38、赵襄王学御之事,无疑是极好的启示。
39、只有专心致志,而只考虑个人利害得失,就会事与愿违这则寓言故事告诫人们,做任何事,如果不专心致志,只考虑个人的利害得失,会事与愿违。
40、做学问也是如此,只有抛弃杂念,集中精神,才能使自己的智能得以充分发挥,取得优异的成绩。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。